基于化石和现代轮藻纲构建的奇迹塔里木轮藻复原图。刘茜/绘 近日,《自然-植物》在线发表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刘丽静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。该团队在中国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奥陶纪海相地层中,发现了 ...
既能上天飞行,也能踏海遨游,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“鲲龙”飞机,正是这样的“跨界”航空装备。作为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,“鲲龙”为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需要而诞生。 近期,“ ...
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,量子技术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领域,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。其中,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作为距离实用化更近的量子技术,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。 面对激烈的 ...
1983年,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季鸣时(左一)、副研究员王振芳(右一)等正在研究固体火箭推进剂。关凤林/摄 “两弹一星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曾先后3次到中国科学院与“两弹一星”纪念馆 ...
许杰(左)指导学生实验。受访者供图 在传统认知中,细胞膜破裂是一个被动的过程,缺乏主动调控因素,如同被胀破的气球或被压垮的围墙。但《自然》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,则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。 中山大学 ...
六月十一日,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。图为一名观众在体验展出的飞机。 新华社记者 刘坤摄 中国的水净化和综合治理技术,让万里之外的斯里兰卡百姓喝上了“放心水”;历时6年共建的泰国托 ...
前不久,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。在这场赛事中,4台人形机器人登上擂台,以直拳、勾拳、侧踢等高度拟人的动作展开对抗,令人惊叹。 从技术视角看,这场赛事是对人形机器人的一次“极限测试 ...
2024年,科研人员在开展型号研制工作。 李飞龙摄 上世纪80年代初,宋文骢在展示歼—10飞机模型。 姜凤祥摄 1997年,歼—10原型机01架发动机首次试车后,宋文骢(左)、杨宝树在查看进气道。 李 勇摄 1991年,科研 ...
从媒体上看到,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放弃减碳了。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,为什么还要坚持减碳? ——人民网网友 减碳,不是别人让我们做,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。 咱们从什么是“碳”说起。 “ ...
2025年5月29日,由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(以下简称传播与转化中心)主办的第二届“科学基金科普奈曼行”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第一中学成功举办,自然科学基金委传播与转化中心副主任李东出席活动并致辞。 ...